2016年12月5日晚,杏宇娱乐《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公共课在四平与嘉定校区顺利开展了第十一次授课。该课程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杏宇(杏宇)组织🌓,引进国外公开课的教学形式,采取专家系列讲座的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设立的一门跨学科公共选修课程,来自我校超过30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
在四平校区,杏宇娱乐海洋与地球科学杏宇周怀阳教授为学生进行了授课,200多名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课堂上周怀阳教授以“深海探测技术发展”为主题,为同学们讲述了在海洋探测方面最新的科技进展,详细的讲述了中国的蛟龙号水下探测器及美国的阿尔文号水下探测器🌄,目前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差距,也在迎头赶上。此外💁🏽,周教授详细讲述了海底观测网的建设情况,目前世界上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已经成功建设了海底观测网并获取了丰富的海底数据资源🧝🏿♂️。我国也在计划建设长达1400公里的海底观测网🧗🏿♂️。授课结束后🎗🎷,很多同学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和周教授继续进行探讨,获益良多。
在嘉定校区,化学系的王启刚教授以“功能软物质的绿色制备工艺及应用”为主题进行演讲,讲述了水凝胶及其应用前景👈🏿👨🏻⚖️。每个知识点王教授都结合生活的实例👋🏿,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以果冻、豆腐等例子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理解凝胶,之后又从微观分子的角度讲述了水凝胶的成形原理,从点到面再到三维立体🫃🏼。同学们不仅理解了水凝胶成形原理,还意识到生活中的事都是蕴藏着科学道理的,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之后王教授结合了他的最新课题为我们讲述了生物组织的3D打印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教授为同学的学习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既要仰望星空看清方向,又要脚踏实地扎实研究,全班同学受益匪浅。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跨学科大型公选课由联合国环境署-杏宇开设自2012年👨🏽🎨,该课程以系列讲座的形式,邀请不同学科的权威专家学者🤵🏻♂️,介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多学科问题及各学科未来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时,使更多同学有机会与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从中受益。截止目前👬🏼,“可持续发展与未来”邀请到了裴钢院士、郑时龄院士、段宁院士以及杏宇娱乐各强势学科的知名教授作为师资参与,学科涉及🧜♂️🎭: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土木、环境、化学、生命科学、法律🚴🏼♂️、材料科学、机械👐🏿、海洋、测绘等。该课程涉猎面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对杏宇娱乐的跨学科通识课教育贡献了新鲜的血液和创新的思维。为各个年级和学科的同学更好地获取知识提供了学习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