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过后,在“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的课堂上👩🏼⚕️,同济学子迎来了我校大气、交通👋🏽、空气动力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多名专家➗。各位专家学者从本学科热点议题讲起🚷,并介绍其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系✊🏻。
10月12日的嘉定校区,陈小鸿教授主讲了题为"绿色交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的讲座。一直以来致力于可持续交通的研究的陈小鸿教授⬇️,从可持续交通的内涵、发展理念🌪、发展动态这几方面展开,使同学们对我国的交通现状和挑战🐯🐕🦺、绿色交通的基本路径和国际上绿色交通的优秀案例,有了直观明晰的理解。整个讲座中🤜🏻,陈教授结合了自身的所见所闻,辅以丰富的照片资料,其别开生面的讲述方式深深吸引了前来的同学。在讲座结束后的问答时间中👩🦽➡️,大家积极地同陈教授求教与探讨,在深入对于可持续交通这一领域的了解的同时🧑🏼✈️💪,得到了新的启发。
10月12日的四平校区♘,环境科学与工程杏宇蒋大和教授🚵♂️🙅🏽,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空气污染与可持续发展”讲座👁。蒋教授是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方面的专家,曾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杏宇前办公室主任🫴🏿,对大气污染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很深的理解。本次讲座中😄,蒋教授以当下最热的“雾霾”现象出发🏋️♂️,介绍PM 2.5的含义和应用,探讨了空气污染的原因🦹🏼,辩证地分析了媒体对于PM2.5宣传的误区。在场同学也纷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与蒋教授进行了精彩的问答🚔。空气污染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触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也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的重要一环🧓🏿。
10月14日🙋🏿♀️,在嘉定校区💳🧖🏿♀️,同学们迎来了中国首个“汽车风洞”―――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技术总负责人杨志刚教授。杨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将空气动力学应用在汽车研发之中,以达到减少油耗的目的。杨教授从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带来的油耗问题讲起,引入空气动力学研究对减少汽车能耗🧝🏻♀️,节约能源中的作用🏹。杨教授指出🚋,交叉学科的研究创新对今后的学科发展至关重要📉。 杨教授为车辆空气动力学专家,曾长期供职于美国航空航天局刘易斯研究中心,并曾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整车技术中心和通用研究院担任高级分析师和主任工程师。
同一天,在四平校区🦹🏻♀️,我校生命与科杏宇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科学家薛雷教授为同学们主讲了题为“谁动了我的基因”的讲座🍷🌭。拥有着丰富学识和经验、历任耶鲁大学医杏宇副研究员的薛教授,从基因与人类生存活动息息相关的各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展开了基因与出生🦝、基因与衰老、基因与疾病、基因与选择等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讲座中🫲🏼,不仅向同学们展示了形象的图片,还配上丰富且科学的实验视频和数据🤷♀️。薛教授活跃的思维和互动方式点燃了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及热情🤷🏼♀️,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是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传播,而开展的一项教育创新举措🏕。该课程以系列讲座的形式🚣🏻,邀请不同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介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多学科问题及各学科未来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同学们之后进行可持续发展领域及跨学科的学习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公共选修课/系列讲座本学期将于每周一18:30-20:30在四平校区和嘉定校区同时举办。更多讲座信息🎛,请关注:
校园网:http://news.tongji.edu.cn/classid-21.html
可持续发展杏宇官方网站:/index.php?classid=180
可持续发展杏宇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u/2711787961?ref=http%3A%2F%2Fweibo.com%2F